尋日我親眼睇住三色回收箱被垃圾車一次收走之後,今日忍唔住打咗去環境保護署。
以下係我同佢既對話(簡化內容)
我:我見到有三色回收箱回收品當正常垃圾處理,可以係邊投訴?
環:請問你係咩地方見到?如果公共屋村的話可以去房屋署,街既係食環署,體育場地就康文署。
我:商廈呢?
環:商廈就要問返管理公司,私人屋苑就要搵業主立案法團喇。
我:咁你地提出左一個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獎勵計劃 」有乜野監管同投訴方法?
環:無。
我:唔該晒。
我再上網睇咗唔同新聞同資料,發現咗大廈放三色回收箱係可以申請資助,以每樓層計最高可以有1000蚊資助金額,而資助額唔夠30萬的話係完全無人會主動去核數。
換句話說,放置成本極低,仲有少少錢去津貼返垃圾收集成本。
點解唔真係做回收?原來政府回收商碧瑤每月90萬處理全港2800個回收箱(應該只係屬於食環管既),即係每個回收箱成本約320蚊。而對上一個回收商「安記」被傳媒揭發回收品當普通垃圾處理,較早前政府問卷訪問31間回收商,佢地都表示超過一半回收物資賣唔出,要當垃圾處理。
加上香港係無途徑去使用回收資源,回收商最多只可以處理物流、分揀、打包工序。無公司可以將打成粒狀嘅膠料重新變成原材料,就算有,香港都無大型膠料製造商去購買,更諷刺嘅事係,要出口回收物料有可能運費比材料回收錢更高。
我一向都係可回收就盡量回收,盡返自己責任,但原來現實係,你回收都只不過係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同埋心安理得。
我絕對唔係咩環保人士,我只係覺得盡返少少公民責任去回收,我亦相信有好多人都係咁做,所以老套地講句,源頭減廢,可免則免。